/ 工作記錄 / 作者: 許菀喬 生涯引導教練 善用生涯測評工具思考就業方向 許菀喬 / CDA 生涯發展諮詢師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屆畢業生YS青年職涯發展中心Holland何倫碼職業興趣探索教練式引導課程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,課程不斷在線上線下來回轉換著,一開始實在不大習慣,對於要添購什麼樣的設備也還在摸索,軟體使用上也還要熟悉,運課技巧更是還在加強練習當中。 總之,線上課程,讓老師和學生都進入了因應環境需求的磨合期。 當學生蠻幸福的,坐在螢幕那頭,像看著電視一樣,等著老師提問再回應就可以,不像另一頭的老師啊,我可是忙著講解、切換螢幕、注意留言,注意互動反應,注意設備狀態…..活脫脫忙得像隻八爪章魚…. 我想經歷這一場場線上課程的震撼學習,所有的老師們都會越來越強壯的 滔滔不絕對著鏡頭說了2小時後,總算是下課了,雖然和同學在線上持續有互動,但還是沒有感覺剛剛真實上完了一堂課 ,在關閉會議室下線之後,少了和學員道別,看著學生走出教室的下課儀式感,立馬襲來一種「剛剛都發生了什麼」的空虛感 今天上的是生涯測評工具,現在有蠻多免費的線上工具都做的很不錯,透過這些小測驗,都可以做為就業探索的「參考」,但是否完全按照測評的結果,當作是找工作的依循呢?倘若要更明確一點,我建議還是可以透過諮詢師專業性的評估,將興趣、價值觀、環境狀況等… 都納入考量,才會真正貼近個人的發展需求。 最近線上課程也為我帶來一些反思:就是無論工作場域為何,工作者即為勞務提供者,都必需透過不斷地的學習來因應新任務,這個過程不一定是愉快的,甚至可能會是有壓力的,卻也鍛鍊著「解決問題的能力」與「韌性」,這是工作者和學生最大的不同,也是社會新鮮人初入職場,最需要時間去轉換和適應的部份。 最近承接大量的線上課程,讓我看見線上線下轉換的辛苦與不易,也更能體會遠距的兩頭,勞務的提供者與接受者,心境大不相同。對於青年初入職場,在工作崗位上,與職場前輩一起工作的心態與想法磨合….所產生的種種適應問題,也就能更有一分貼近和同理。 希望在經過不斷練習之後,線上線下的轉換,遠距教學對我們彼此都會成為更好的工具與彈性。 作者:許菀喬 Beatrice / CDA 生涯發展諮詢師FB 粉專:慢慢來人生設計課程邀約:adagiomap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