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霸凌,我如何陪伴孩子前進
>> 呈上篇:所有霸凌的初始,都來自一點點刻意
哥哥的羽球冬令營在上週順利結束了,在大人與孩子的正視與努力下,大家一起做了許多事:
一、主管當天就召集所有相關幹部,討論處理流程。
二、立即聯繫對方家長說明孩子行為。
三、各梯營隊的所有教練,在隔天課前再次明確宣導規範
四、孩子在環境氛圍和教練的要求下,都願意佩合遵守
五、主任在之後經常不定時到球場督課
這一梯營隊比起往年,不僅秩序良好,教練也更能專注在球技教學上,大人與孩子都很有收穫;能有良善的結果,我真的滿心感謝
也因為上週發了關於霸凌議題的文,陸陸續續收到一些朋友捎來的關切和訊息,十分謝謝大家願意花一些時間關注這個議題,這也是我發文最原始的初衷
在許多訊息中,有一些老師和我分享教育現場遇到的,真真切切正在發生的校園安全問題,除了霸凌,還有幫派、吸毒…;也有一些父母和我分享,他們的孩子也曾經在學校或安親班如何受到霸凌的情形,情節有大有小,但一樣的,都讓我感到震驚、難過與揪心
把擔心真實的說出來,其實並不容易…
其實,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大人,是真的很難感同身受孩子當下所面臨的壓力,是如何的恐懼與龐大。
週一事情發生的當下,我隨即就展開了各種處理,盡力陪伴與安定孩子,也和哥哥討論一切的狀況;隔天準備上課前,在我確認孩子身心狀況良好,正陪著哥哥走向球場,剛要邁進大門前,他忽然停下腳步,問了我:
「媽媽,還是我等會打球時戴上口罩,這樣臉看起來比較不會那麼白!

」
天啊~ 我心裡又被狠扎了一下,這個痛來的出奇不意!
如果身為父母都那麼盡力了,在孩子能說得出口的表達裡,仍讓我們感受到他還是有那麼一絲絲的不安;那麼,那些已經或正在發生沒有被處置的事件、沒有被發現的角落處、未能說出口的擔心害怕,到底又是如何詭譎地深藏在孩子心中一起長大,在心底留下深而未見的孔洞?!
一開始猶豫要不要說出來時,我曾不斷問自己:「這樣會不會太小題大作?」、「會不會其實沒那麼嚴重?」「說出來會不會浪費大家的時間和資源?」「會不會被笑說家長連這點小事也在討拍?」
後來,我想通了。如果連自己都要這麼擔心了,那是不是晦暗之處就沒有明亮的機會了? 這絕對不會是我希望的訴求。
當事件發生時,我們可以做的是…
霸凌事件,年齡越大發生的越難處理。國高中以上的群體霸凌,有很多甚至連第一線資深的教育工作者也感到困難棘手,難以介入;霸凌行為的背後涵蓋了人各種錯綜複雜的權力不對等關係,很難依循制式的SOP來處理。
有爸爸媽媽希望我能分享這次處理心得, 於是我稍微整理出了幾個想法。 它們不是完美公式,但我想可以在事情發生、慌亂的當下,幫忙大家先好好思考過後,再依事情發展的動向有謹慎的行動:
又倘若當您在孩子的書包或手機裡發現了什麼蛛絲馬跡,而孩子卻一個字都不願意說,您需要的不是質問他或是強迫他,而是首先得建立孩子的 心理安全感
,因為攸關生命安全的事,生存的本能只會讓孩子願意向真心可以信任、或真正能夠處理的人傾吐,避免讓自己陷入大人無法收拾而「把事情搞大」的二次危機。
—
那天營運中心的主任特地來和我打招呼,我當面慎重地謝謝他,願意協助我處理這件事;冬令營結束後,我又再次傳Line表達我深深的感謝,給予正向的回饋。
現在當父母,挑戰真的好多,很累也很不容易,很多時候能見招拆招就已經是最大的隨機應變能力了。如果您能為了學習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而耐心看完這篇,我相信您一定也是相當有心的
祝福我們的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地長大,這不是理想,而是每個大人都可以共同凝聚的力量


-216x54.jpg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