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生活 教給我的事 / 作者: 許菀喬 生涯引導教練 所有霸凌的初始,都來自一點點的刻意。 今天是我們家2年級哥哥第一天參加羽球冬令營。 早上上課時,還開開心心、滿心期待的,誰知道下課後去接他,孩子整個臉色變得完全不一樣,就像一隻僵住的驚弓之鳥,努力壓抑住小小內心的各種情緒與眼淚,膽怯地走近靠在我身旁。「你怎麼了,有發生什麼事嗎?」「我等一下再跟你說…」 一走出球場,哥哥用眼神掃看了四周,好像確定安全後,才終於開口說話。 「今天上課時,有一個六年級的大哥哥,他一直笑我,我說皮膚那麼白,他一直叫我是白化症白化症白化症,整節課都一直一直在笑我….」 過去出遊時,我們曾在街頭偶遇白化症病友的音樂表演,當時哥哥對病友的外觀非常好奇,所以我們向他說明過疾病,因此他非常清楚六年級哥哥嘲笑他的意思是什麼。 「一開始我不想理他,我以為不要理他就好,但後來他笑得越來越過份,我好想揍他,但知道不可以動手,所以一直忍耐,我只能一直握緊拳頭,結果被他看到,他就更故意了,笑得更大聲,然後靠過來一直對我說:『怎樣,想打我嗎?你來啊!你來啊!….』 「你有告訴教練嗎?」 「沒有,我第一天來,不認識教練,我不敢….,而且教練也沒在管….」 說到這,正巧對方從球場走出來,我迎向前去,想與孩子對話。 霸凌背後是複雜的議題,即使是大人也會感到無能為力與不知所措 「你好,我是oo的媽媽,oo說你在課堂上一直喊他xxx,並且嘲笑他,他覺得很不舒服,我想…..」 我話還沒說完,這個孩子立刻不斷跟我鞠躬道歉,非常非常地有禮貌,與我一開始看到他在球場上嘲諷別人的樣子,態度判若兩人(剛上課時,我親眼看見他在一直在嘲弄一位肢體動作較不協調的同學)。 過程中,無論我說了什麼,他都很快就道歉。 以大人的敏感度,我感受到孩子想儘快結束對話,而且似乎很清楚知道,事情發生的時候,如何做會讓大人消氣或少一點追究 沒有為難孩子,就也先讓他離開了。在孩子轉身離去後後,隨即追上其他的同學,摘下了剛剛誠懇的面容,擠入群體中繼續訕笑著…. 一早就猜到這樣的宣告可能會是無濟於事的,但至少必需讓霸凌的孩子知道,「大人已經在關注自己的行為」;同時也讓自己的孩子知道,所有的霸凌,都源自於一點點的刻意,這是需要被正視的事,因此我們不容忍、也不姑息。 「媽媽,我覺得他沒有真心覺得對不起?」「你是怎麼知道的呢?」 「他剛道完歉還一直笑,如果真心覺得自己做錯怎麼還會這樣?!…」 以前陪哥哥讀繪本,談到霸凌的主題,孩子只是感到好奇,但都遠不及實際遇上時來的震撼和不知所措 身為家長角色,會有自己孩子受欺負的憤恨不平,也會感染孩子的害怕與委屈,這些情緒一一都在眼前盪開,就像是各種暗黑色系的水彩顏料,全部都加一加混在了一起,和上大量的水,骯髒恣意地在乾淨的畫紙上漫開。 雖然如此,但最後決定優先回應的,是先安頓好自己和孩子的內心 幫忙孩子在沮喪中看見亮光,就是最好的平反 「媽媽,我皮膚真的很白嗎?」 哥哥沮喪地說了這句話 我感受到孩子出現了被害者自我檢討的自然心理反應( 都是我如何…,所以對方才會…;如果我沒有….,對方就不會…) 「你還記得幼兒園的時候,你很喜歡吃學校的點心白木耳,當時候老師怎麼跟你說的呢?」 「老師說,原來我就是喜歡吃白木耳,皮膚才會這麼白、這麼漂亮!」 哥哥好像想起了什麼,眼角微微上揚一些。 「一樣是皮膚很白,可是從善良有愛的人說出口的話,就是好聽的讚美;從故意為難你的人說出口的話,就是令人感到生氣和不舒服。」 「 那你覺得為什麼會這樣呢?!….」 「是人的關係!!是他說了不好的話,我的皮膚跟媽媽一樣白白的很好看!」 很感謝幼兒園老師,在當初為孩子存入了這個正向肯定的能量,幫助孩子在未知的多年後鬆綁了一道心結;也感謝自己,還能從這麼長遠的記憶資料庫裡,提取出這一件孩子的正向經驗來引導,一切生活的發生都可以是最佳的療心素材 織就孩子的安全網,需要共聚力量 還好,事情是發生在校外的才藝課程,這會遠比發生在校園內的霸凌事件要單純好處理的多。頂多就是不參加,沒有接觸就沒有發生;或是我去向教練告狀,然後接下來幾堂課每天都去盯場,擺出一種「看你還敢不敢欺負我兒子的」姿態 但~ 這都不是我想要的方式。 帶領夏令營的教練其實也都才十幾二十歲非常年輕,要想處理這樣的事可能也是困難的。哥哥在調適心情後,也表示自己還想回去上課,媽媽想支持他的勇敢,並且陪伴他練習如何面對這件事 同時,我也想起了營隊中那個肢體不協調、同樣也受到言語霸凌的孩子,如果他的媽媽知道這件事,應該也會無比的心疼吧;還有那個霸凌別人的孩子,沒有人天生就是霸凌者,背後總有著錯綜複雜的成因。 即使我無法改變什麼,但面對不適當的行為,制度與系統必需做出反應 為了讓哥哥和其他的孩子也都能安心上課,我決定催化這件事。當天,我隨即致電到主辦中心,直接說明來意。 簡潔犀利的訴求加上令人感到有壓力的禮貌,我感受到電話那一頭一陣騷動,中心很快就推派出營運主任來相談。 很幸運的,在委婉向主任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後,立刻就獲得對方承諾積極處理。但為了確保處理方法不會傷害到帶隊教練或任何一個孩子,還是一一與主任溝通,確認他將如何進行,職業病真的是讓我對處理細節非常謹慎與嚴格 其實心裡最在意的,還是希望喚起大人與孩子都重視這件事,以減少相同的事發生,安全網需要靠每一雙手來織就,靠每一份意識來凝聚;不要輕忽那一點點刻意的不友善,因為漠視與忍讓而讓漣漪漸漸釀成為洶湧的濤浪。 身為 成熟的大人,我們不僅要陪伴自己的小孩成長,更要可以照顧與友善別人的孩子 — 很感恩事情暫時有妥善的結果。 這一週的營隊,我們會視情況給予適當的關切,也會在尊重孩子想法和狀態下,繼續引導他去思考這件事。 成長的路上,路從來不是平的,但孩子能力無限,縱使顛簸,更重要的是,陪他找到自己的前進方式,這是身為父母永遠不會改變的目標 >>> 面對霸凌,我如何陪伴孩子前進 作者:許菀喬 Beatrice / 生涯發展諮詢師 、生涯引導教練FB 粉專:慢慢來人生設計合作邀約:adagiomap@g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