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工作記錄 / 作者: 許菀喬 生涯引導教練 天使心家族 國小手足成長團體 之二 許菀喬 / CDA 生涯發展諮詢師 「老師!!」隔了2週沒見面,今天一走進大門,就聽到小孩衝出來呼喊,幾個較害羞的孩子也跟著跑了出來,在後頭笑瞇瞇地看著我。換好室內鞋,一走進教室,孩子們立刻迎上前,七嘴八舌的對我說東說西,5、6張小嘴同時觸發,說了什麼我是聽不清楚了,但忽然間變成一個超受歡迎的老師,心裡還有一點點小感動的。今天上課的主題是身體自主權與界線,以及性騷擾與兒童自我保護。其實我原本猜想,要談性教育,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害羞而感到不自在,或是開玩笑、搗亂,所以在設計課程時,要用漸近式的引導,慢慢將孩子帶入主題,然後在事前也暗自做好了沙盤推演,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有的反應,以及我要如何做出正面回應,讓孩子感受到:老師會在課堂上公開討論與說明的,就代表這是一件重要而且無需隱晦的事,不需要自己或和同儕私下猜測或想像,也藉此凝聚課堂氛圍與動力。 沒想到,這一切都是我多想了!出乎意料的,孩子們今天都好乖好專注,而且對這個議題非常感興趣。 很認真在聽老師說明 動手設立屬於自己的身體界線 前兩年,我曾經參與「蝴蝶朵朵:熟人性侵害防治 社區宣導工作坊」,開啟我對兒童性教育的關注與了解。 在我的孩子2、3歲時,我就開始帶著他們認識自己身體的每一個器官,以及它們是如何在我們的體內運行,進行每項工作;而身體的各個部位,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與功能,該如何做才能照顧好健康,並同時做好自我保護。 我很喜歡和孩子談這些,雖然年紀還小懵懵懂懂,但是他們總是會睜大眼,用一種「原來我的身體會這樣」的表情望著我,即使事後再反問他們時,無法具體回答出學了什麼內容,但我一直相信,種下的種子會長成概念慢慢發芽的。前幾天讀小一的哥哥一回到家,跟我分享和同學的聊天內容,也不知道在聊什麼,說著說著,童言童語竟也能討論起手腕。哥哥:「我跟OO說,手腕受傷割得太深血會噴出來,他一點都不相信。」媽媽:「你怎麼知道這件事?」(疑惑)哥哥:「我很小的時候你告訴我的啊!你說手腕有動脈,如果不小心受傷劃破動脈會大出血,你還有牽我的手去摸過會跳動血管,你忘了嗎?!」!! 我還真的忘了,那不知道是多小時候的事了,我看介紹人體構造的童繪本講給他聽的,居然能一路記到現在,我很驚喜,但也更確信,所有的教養與觀念,確實都是可以在孩子年幼時便開始進行紮根的。 邊做邊和孩子討論對身體界限的想法 自我保護演練示範 回到課程中,我帶領孩子一一為自己設立身體界線,看著他們盯著學習單上的小人偶圖像,開始熱烈地你一言我一語、互相討論,說著自己哪裡不喜歡被碰,哪裡可以,但雖然可以,也只可以怎樣…的吵鬧時刻,我很感動,因為我知道孩子對身體自主權的自我意識正在逐漸形成。漸漸的,課程進入到同儕、親人、熟人肢體觸碰的性騷擾議題,感謝家庭和學校系統,從小都已為孩子建立很正確的觀念,孩子們都很清楚,什麼狀況下需要提高警覺。 然而,身為現今教育體制下的家長,我卻也清楚知道,我們的孩子從來缺乏的都不是知識,而是危險情況發生的當下,真正可以如何反應,以及,是否有反應的能力與行動力!我在課程尾聲前,留下了一些時間,和孩子談談自我保護。危機時常是出奇不意的,因此我們不能只依靠校園的守衛、老師、志工巡守,或是知道要撥 110 報警處理就可以。 因為在關鍵危機時刻,身旁有可能正好是沒有任何大人的,我們平時就要訓練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,為自己爭取脫離危險的時間與機會。 運用自我保護三步驟,我設計了一些危險發生的情境,邀請孩子一個一個上台,依照老師教的口訣和動作,自己靈活運用來做模擬,孩子們都非常機靈,一個一個都從歹徒(我)的手中成功脫逃了,逃跑的方法各有創意,教室頓時充滿了笑聲,我相信經過自己親身練習,以及看過其他的同學面對危機的因應方式,都會更加深心裡的印象。 哈哈~ 大野狼老師來了 坦白說,我比較想幫自己演練時的臉部表情打上馬賽克 「逃跑的機會可能只有一次,拜託你們真的遇到狀況時,要演得像一點,否則反而驚動了歹徒,讓他察覺到你在欺騙他,就可能讓自己陷入更大的危險!」下課前,我再三叮囑孩子。即便我現在已成為可以保護孩子的大人,卻不可能時時刻刻陪伴在孩子的身邊,而唯有教會孩子提高對身體的自主意識,並學會保護自己的方法,就是我能贈予他們最好的隱形防護盾!希望這節下課後,孩子們都領到了這份成長路上由我特製的黃金鎧甲 作者:許菀喬 Beatrice / CDA 生涯發展諮詢師FB 粉專:慢慢來人生設計案件合作、課程邀約:adagiomap@gmail.com